百家姓的起源

三级讲师 发布于 2023-05-10 09:44:47 回帖: 10 | 评论: 39 | 查看: -

请教坛里的学者们,有没有关于百家姓起源的真实可靠的说法给个网址呗?之前看到的听到的所有姓氏不管赵钱孙李还是周武正王最后基本上一律不是出自炎帝就是黄帝,我想就算炎帝和黄帝时代也不可能就只有他们两个人吧,中国好几百个姓氏不会都出自于炎帝和黄帝吧?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等12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回帖
楼主
1楼
三级讲师

周吴郑王

匿名人士183180
2楼
匿名人士183180

我猜,以前的人都没有姓氏或者说统一的姓氏,也因为在早之前可能没有史料记载。后来因为出现了一定的统治,形成了稳定的居民,才逐渐形成了家族,传承了姓氏。瞎猜的,所以逆了。

: 嗯,你说的我明白,也基本同意你的观点。就是中国几百个姓氏,是不是统一的都出自于炎帝或者黄帝?与炎帝和黄帝同一时代的其他氏族或家族有没有姓氏传下来?
3楼
研究实习员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否定,肯定和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

我们号称炎黄子孙,所以姓氏应该是源于他们。最早母系氏族,只有姓没有氏,许多姓都是“女"字旁,比如姜,姒,姚,姬。。。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以“姬”姓衍生出许多姓氏,或者有功劳的大臣被赐封地,就用那个地方的地名做姓氏,还有仆人有功可以跟着主人姓,由此慢慢繁衍开来。

: 我觉得中国的姓氏起源于炎帝和黄帝时代,并且因为他们的辉煌成就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他们的姓氏是极具代表性的,但是我个人认为中华民族的所有姓氏不可能只出于他们两个人,与他们同一时期的别的人应该也留下了姓氏和后人。
回复 : 那老祖宗自然就是他们了,以他们为基础,至于其他人有没有姓那就不清楚了,传统是认为以他们两人为起源。
回复 : 很多人只是以地方为姓,那也就是说他们不一定是炎帝黄帝的直系啊
回复 : 是吧,但是我能查到的各种关于姓氏起源的学说,基本上所有的姓都出自于周天子以及网上的炎黄二帝,我觉得这有点草率。
回复 : 往上
4楼
博士后

让我来给你胡诌一通哈。
商朝应该不怎么强调姓,皇帝虽然姓“子”,但是不怎么为人所知,名字是按天干地支来起的,比如成汤、武丁、帝乙(这货就是纣王)。他们的帝位是兄终弟及,所以不那么强调血脉的直线延续。
到了周朝,帝位确定了传给皇嫡长子,包括诸侯、公卿、大夫,都是这么玩,那么血统的直系关系就比较重要,这个时候开始讲究姓了。比如姬发、姬旦(周公是也),比如姜子牙。
估计到了春秋、战国之后,有更多的姓出现了,和国名相关、和地名相关。
至于百家姓,那应该是更后面的朝代的古人,对先前的古人的姓,进行一个回顾和总结。

: 是吧,那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姓氏都出自于黄帝和炎帝,对吧?与炎帝和黄帝同一时期的路人甲乙丙丁也应该有后人和姓氏流传下来
回复 : 对。但是呢,三楼说的很对,经历了从母系到父系社会的转变,可能很多上古的姓遗失在历史里。而后又产生了很多新的姓 。
回复 : 懂了,所以我最关心的问题是,百家姓真正起源,除了炎帝和皇帝之外,其他的非炎帝和皇帝留下的姓氏,所有姓氏真正的起源,始祖是谁?这个是不是不一定能追根溯源到了?
回复 : 我认为不能。姓的追溯,我想了想,只能靠古籍和传说吧,化石这玩意儿使不上力。但是被记录的不代表最早的。以上仅我个人之见。
回复 : 👌🌹那我就不纠结自己的姓是不是源于周天子了😁,以前是听百家讲坛还是搁哪看到的我记不大清了反正中国人所有的姓氏往上倒基本上都出自周天子,再往上不是炎帝就是皇帝,我就有点不敢相信中国人都出自于一个祖先。
回复 : 你能查到的基本都是源于他们了,或者周天子那边,还有一些是战争失败顺应时代被迫改姓的,比如满族那些人都跟着变汉人姓氏,所以有点乱了。像我们闽南乡间,自家的房子都有一个名字,某某楼,还有刻专门的宗族标志。我研究了下,基本祖先都是来自中原地区,河南河北最多。
回复 : 因为他们最出色,以他们为尊,留下的史料都是讲他们的,其他的渐渐湮灭在历史中。我发现我们这边很多人的祖先来自河南南阳,因为战乱被迫南迁来到福建定居。
回复 : 百度里查是那么说的但我自己是不信的,因为不光是我的姓氏,你随便查一个姓氏基本上都是起源于周天子,再往上那就是炎帝或者黄帝。我还是坚持,我上面的话,就算在炎帝皇帝那个同一时代,也不光是只有他们两个人和他们那两个氏族以及家族。
5楼

关于谱系上溯到一个人的另一个例子

百家姓的起源_闲聊

百家姓的起源_闲聊

: 为什么叫夏娃而不是女娲😁有没有可能这个叫夏娃的线粒体也是从她的祖先那继承来的,这个夏娃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而已,同样继承了这个线粒体的,还有其他女性以及她们的后人,所以被继承下来的是线粒体本身,而不是夏娃的线粒体。也就是说众多民族不见的都是夏娃的后人。
: 简单点说,如果就下巴一个女人活下来了,也不可能开枝散叶。
: 夏娃
回复 : 不是只有她一个女人活下来啊,是同期有很多女人,但是她们在线粒体上面都绝后了
: 哦,说的是夏娃的谱系没有中断,就概率问题也不太可能啊。既然谱系众多,怎么么可能单单只有这一个谱系没有中断呢?所以有没有可能这个线粒体本身就是人类的共有的,存在所有人类的谱系当中?
回复 : 因为线粒体是传女不传男,男生身上的线粒体也是来自母亲,但是不能再传给下一代。所以要保证线粒体代代相传,也就是说老祖母得每一代都有女儿才能传下去,如果到哪一代只有男生,那就是线粒体绝后
回复 : 所以我说时间要足够长,你不管是男性的姓,还是女性的线粒体,往上追溯越早,人类越少,最后数学上也必然要汇集到一个点,或者至少说很小的区域内
: 这个理论我不说完全支持吧,但我觉得至少合逻辑,也可以用来理解男生的姓氏传承这种问题
6楼
辅导员 点赞为了金币。

还有蚩尤了

7楼

贴图,纯属于一种把帖子信息补全的强迫症哈

百家姓的起源_闲聊

百家姓的起源_闲聊

百家姓的起源_闲聊

百家姓的起源_闲聊

百家姓的起源_闲聊

: 前面一大段看的有点云里雾里的,最后这一段看的比较直观清晰了。
8楼
高中三年级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天地以六千四百四十年为一个周期。现在是黄帝记年4720年。大洪水发生是在上一个周期

9楼
高中三年级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大多说法是宋代写的,实际宋之前也有。感恩生于华夏但祖国古人的智慧我们普通人如今只得一点皮毛。近代所有的科学,很多的只是对上古华夏文明的验证。从天体的运行确定历法。早在约五千年前就有黄帝历,然后夏历,汉代太初历。这些源于星象天体运行,直接用来指导人的生活和生产。实际太极的本源就是银河系的运行规律。大到银河系,小到DNA的双螺旋,都是这样。感恩天地君亲师。

百家姓的起源_闲聊

百家姓的起源_闲聊

百家姓的起源_闲聊

: 跑个题,古人是怎么知道这些天体甚至是DNA的运行规律的?这是不是可以佐证地球的文明,实际上是源于外星文明?
回复 : 《太史天元册》
回复 : 祖国历代都有历法,上古历法是比如炎黄夏禹统治者掌握。到后来历代有钦天监,这是驭民术。民间百姓知之甚少。在发现天体运行规律同时,后代细化,衍生出山医命相卜五术之学。其实一理相通。比如天有八风六气,地有八方六合,人有奇经八脉十二经络,经筋经别,子午流注。
回复 : 方法我知道,但没有完全验证,所以不能说。
回复 : 这些结论以文字得以流传可以称为“术”,但得术的方法也就是“道”。
10楼

补材料强迫症又来了😅
就是说虽然我们的线粒体都是同源的,但是有些人的变异版本真的是不能用。如今可以考虑从旁支“过继”一份线粒体了😂

百家姓的起源_闲聊

百家姓的起源_闲聊

百家姓的起源_闲聊

百家姓的起源_闲聊

百家姓的起源_闲聊

: 看了这么久,这线粒体到底是干啥的呀,它在人体里主要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