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的古往今来

百姓 发布于 2017-11-06 10:02:15 回帖: 0 | 评论: 0 | 查看: -

南红玛瑙,古称”赤玉”,质地细腻油润。因其产地而得名的,具体产地主要是云南,其次是甘肃和四川。

南红很早前就被人们开采利用了,是中国独有的品种,产量稀少,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开采殆尽,所以老南红玛瑙价格急剧上升。

南红玛瑙古人用之入药,养心养血,信仰佛教者认为他有特殊功效。佛教七宝中的赤珠(真珠)指的就是南红玛瑙。与田玉、翡翠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南红玛瑙是玛瑙中的一种特殊品种,最出名的南红玛瑙产自云南保山,又以鲜艳吉庆的红色为注色,故此得名“南红玛瑙”。



南红玛瑙的“赤玉”历史

南红玛瑙古称“赤玉”,在使用初期也被视为“玉”的一种。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逐渐传入,具有条带状外观的玉髓在佛经中有“马脑化石”的典故,故而有了“马脑”一词,并逐渐发展成为“玛瑙”这一特定的宝石称谓。南红玛瑙也具有一般玛瑙条带状的外观,所以早先的“赤玉”慢慢地在中国的玉文化里被分类到了玛瑙一类。

早在战国时期古滇国的一些贵族墓葬中就有南红玛瑙的出土,在汉朝、唐朝、清朝,南红玛瑙走出云南,向其他地区大量地提供优质原料,再经由中原内陆地区能工巧匠精心加工雕刻,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南红开采——加工贸易流通渠道,达到了南红玛瑙发展的鼎盛时期。

在古代,玛瑙在宝玉石中的定位,是和珍珠、翡翠等时至今日都非常昂贵的宝玉石品种所齐名的。在历史文献及历史小说中,便常用“金于玛瑙藏家”来代指大富之家。玛瑙这种地位一直延续到了中国最后一个朝代——清朝。



南红玛瑙的“红与白”

纯净的玛瑙颜色为白色,其红色品种是由于玛瑙的结晶矿物成分中含有铁元素而形成,这就使得普通红色玛瑙在外观上呈现出相对均匀的颜色分布。而现代技术的“烧红”,是使用高温加热技术,使原来颜色不够理想的南红玛瑙中的铁元素在加热过程中人为地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理想的鲜艳红色。

更有甚者,就是直接将无色玛瑙置于染色剂中,通过高温浸泡,在经高温稳定颜色而制成的染色玛瑙,但这一类的玛瑙都是来源于普通的“他色”玛瑙,其颜色始终脱离不了均匀呈现于玛瑙自身的特性。

南红玛瑙本身的纯净无色或者白色的,在形成过程中,结晶的同时包裹了大量的红色颗粒状矿物包体,使得南红玛瑙呈现出红色,而这些红色的颗粒状矿物内含物,也就是南红玛瑙的“肉”。红色矿物颗粒越多越密集,代表南红玛瑙的“肉”越满,“肉满”使得玛瑙的透明度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呈现出一种胶质的外观。这也正好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深藏不露,温润含蓄”的审美倾向,而且“肉”越满,南红玛瑙的颜色越艳丽。



[声明:本文由淘古趣平台自互联网搜集并整理发布,侵删。同时,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等7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回帖
列表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