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锂辉石及透辉石的鉴别

百姓 发布于 2012-08-06 13:00:24 回帖: 1 | 评论: 0 | 查看: -

绿色锂辉石及透辉石的鉴别特征
用于珠宝上的锂辉石Spodumene常为粉红至蓝紫色,较少绿色,多数的绿色锂辉石是浅色调的绿色或黄绿,而被称为Hiddenite的浓绿至蓝绿色类别尤其稀少。

锂辉石的特征及特性可用来区别它与其它透明绿色宝石,它是双折射宝石,折射率范围1.660~1.675(±.005),折射率差0.014至0.016,光学特征为负双轴。锂辉石的比重3.18,意指可浮于二碘甲烷液体,黄绿色宝石在长波紫外光下呈现弱橙-黄色,短波下的反应更微弱,黄-绿色锂辉石在433及438纳米处有光谱吸收线。
辐射处理可形成中等浓度的绿色锂辉石,可惜其颜色并不稳定,曝晒于强光或高温下,颜色会很快速地褪掉。而天然浓绿色的锂辉石的颜色是导因于铬杂质,并且稳定。
虽然透辉石Diopside是一种常见的矿物,但透明的宝石材料仍算稀有,它的颜色范围从蓝绿至黄绿、鲜艳的中至浓绿色的铬透辉石最受喜爱,黄绿色透辉石有时被冠上〝Tashmarine〞的商业品名来贩卖。

铬透辉石的特有光谱吸收模式是在635、655及670纳米的吸收线,及690纳米的双线,这些吸收线是导因于铬元素,且通常模糊,有时在蓝色区域的450纳米处有吸收断面,505及508纳米处有两条强烈、明显的吸收线。


一般绿色透辉石因由铁致色,通常在505纳米处有吸收线,此吸收光谱及约为1.68的点读读值,可协助辨认猫眼及4线星光的透辉石类别。
透辉石的折光率范围在1.675~1.701,折射率差0.024至0.030,比重3.29,色调愈深,折射率及比重值愈高。光学特征为正双轴,多向色性颜色为弱至中等的淡绿和深绿,一般绿色范围的透辉石在长波紫外光下发绿色荧光,短波下无反应,放大观察可见粗短的黑色似针状及金属内含物

天然及合成绿色蓝宝石的辨别特征为何?
蓝宝石是刚玉的一个类别,几世纪以来被与皇室及浪漫联想在一起,虽然传统上蓝色是最受欢迎的色彩。然而蓝宝石还有各种不同颜色,包括黄、靛、橙、粉红、紫、绿等色彩。

将深蓝色原石切磨成正面可见其绿或蓝绿之多向色,则可形成动人的天然绿色蓝宝石,市场上也可见黄绿和灰绿色蓝宝石,但价值较低。
合成绿色蓝宝的大部分特性与天然品相同,两者的折射率范围皆为1.76至1.77,折射率差值为0.008,透过放大观察、紫外光测试和光谱仪的检测,应可分辨两者。
19世纪末,火焰法合成刚玉就已进入珠宝市场,透过放大设备检视,可能见到火焰法合成绿色蓝宝石内有气泡;浸入液体观察,可能见到弧形色带;天然绿色蓝宝石在紫外光照射下无反应;而火焰法合成绿色蓝石,在长波紫外光下可能呈现弱橙色反应,短波下呈现晦暗的褐红色。

火焰法合成绿色蓝宝石的光谱图在670~680nm处呈现特有的吸收线或吸收带,及有时530nm处有吸收线;天然绿色蓝宝在450、460和471nm处有吸收带。不同的光谱吸收模式导因于不同的致色元素:合成绿色蓝宝石为钴,天然为铁及钛。
水热法合成刚玉在俄国制造,不同于火焰法合成蓝宝石,水热法宝石可能呈现平直或角状生长纹,包括山形纹。镍则是俄国水热法合成绿色蓝宝石的典型致色元素。
使用镍元素于水热法合成绿色刚玉,制造出不同的多向色性,天然绿色蓝宝石为黄绿、绿或蓝绿平行于C轴,及蓝绿至蓝垂直于C轴;由镍致色的绿色水热法合成蓝宝石为红橙色至黄橙色平行于C轴,及蓝绿至黄绿色垂直于C轴。

放大设备下,可能在天然绿色蓝宝石中见到丝状物,金红石针状物通常为3组互为60°交错排列,其它在天然品内可见的特征包括:90°交角的水铝石Boehmite针状物、环绕环状深色裂纹的锆石晶体、似指纹状内含物、六角形生长纹及色域。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回帖
1楼
二级助教
谢谢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