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 独籽福豆诞生记

大学一年级 发布于 2018-02-26 13:34:59 回帖: 9 | 评论: 6 | 查看: -

很久不写创作过程的文章了,今天来一篇关于福豆的。

这个年过得很累很开心,一直忙忙忙,吃吃吃。

过完年,孩子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终于开始有自己的整段时间了。

与我而言,N个碎片化的1小时不如1个整块的N小时,更完整的时间才方便与自己对话。

豆子是玉雕中非常常见的题材,寓意平安,豆蔻年华。如何做个有意思的豆子。。。

还是先来看看原石吧,原石是一块白度不错的独颗籽料。



细润白皙,但是背面有些类似撞击伤,但也像棉点的东西。



一侧带了淡淡的黄皮子,整体来说是个光白籽儿。



整体看起来是个挂件的模样,于是就做个挂件吧。


因为背面有很多白色小点点,于是第一步先探探情况,把背面的白点儿磨掉一层,给整平了。结果发现白点儿少了很多。


看上去干净了不少。


接下来是构思。本来想着,直接依着形致,挖一枚贝壳就好了嘛。后来觉得未必能够保住籽料的完整性,于是想来想去,还是做个福豆。


一般大家认知中的福豆,多半是这种吧?



底子平平的,然后正面2-3个圆鼓鼓的球。用大面积的球面表现水头和亮光色泽——只要料子足够好,镶嵌起来肯定漂亮。



但这是翡翠,以及现在很多碧玉借鉴的做法。我喜欢的福豆,是这样的——温润内敛,自成起伏,交织相叠,一团福气。



这个绿色的是雅园的福豆。刚开始看到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杨绛先生的一本书——《我们仨》。



“我们仨”是钱钟书和妻子杨绛、女儿钱瑗。一个典型的知识份子家庭,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们在国外留学时承受了生活上的种种不适,回国后与大家庭的相处也多有磕绊,文革时期更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最终,还遭遇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酸。

这些疼痛也许是我们此生都未必会遭遇的,但即使如此,在通读了他们的人生之后,我感受到的仍旧是他们生活中的温暖和爱,如此恬静的、不乱分寸的流淌在艰难生活的每一天当中。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我爱读诗,中文诗,西文诗都喜欢,也喜欢和他一起谈诗论诗。我们常常一同背诗。我们发现,我们如果把某一字忘了,左凑右凑凑不上,那个字准是全诗最欠妥贴的字,妥贴的字有黏性,忘不了。”

“每晨一大茶瓯的牛奶红茶成了他毕生戒不掉的嗜好。后来国内买不到印度`立普登'茶叶了,我们用三种上好的红茶叶掺和在一起替代:滇红取其香,湖红取苦,祁红取其色。”
。。。。

平实,自然,所写的虽然都是日常的枝节,却处处显出浓郁的人情味,以及真正的知识分子所特有的那股朗朗清气。

这样的温暖和幸福的感觉,珠光宝气的翡翠是不具备的。嗯,正是符合了和田玉的气质。



修修改改,按照这样的思路找大型——当然,还得兼顾处理好裂、杂点儿等等各种毛病,留下玉质最为温润可人的部分。能复制个雅园的版本固然好——但是每一颗独籽,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必须做出自己独特的味道来。




原皮最后通通磨掉了,因为觉得一留了不好看;二也没法留。我个人不喜欢为了留皮,证明自己的籽料身份而强行去留皮——是不是籽料,玉质如何各人自有判断。



最后来看看成品吧,还是采用用了圆雕的手法,加以镂空,体现出三个立体的豆荚叠加的姿态。



背面两只豆荚相互倚靠,扶持,中间的小豆荚纯真可爱,像极了我理想中一家三口幸福的状态:知情识趣,和谐幸福。



白度妥妥高于一级白,非常油润。背面的散棉基本处理干净了,但是打灯仔细看,多少还是留了一点。但是我个人觉得已经不重要了。



雕刻和打磨的时候,便知这无法是和别人的翡翠或是碧玉福豆一样的那种“千豆一面”的小豆子,而是有着天然弧度和温度的,精心巧思的一个俏丽的小品,不呆,有了灵气,来张摄影棚照。



看看构图,是不是很像一家三口呢?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 我们三人又相聚了。不用说话,都觉得心上舒坦。”

“我们三人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

——《我们仨》

《我们仨》- 独籽福豆诞生记_挂件和田玉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等21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回帖
1楼
举人 我对石头没兴趣,真的😂

私个克重价格

3楼
二级讲师 我就是不骑白马爱开黄车的取精人
挺好,有想法
4楼
研究生一年级

喜欢这本书呀

5楼
初中一年级

好心裁!

6楼
二级助教

问题是杨绛先生最后形单影只啊

7楼
三级教授 天尊
挺好看的
8楼
硕士 君子温润如玉 归来仍是少年

楼主在设计方面很有想法,也有将想法付诸实现的能力,赞一个!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一味迎合市场,而是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更加值得点赞!

说到《我们仨》这本书,尽管书中的三个主人公都不在人世了,但足以被后人永远记怀!无论是钱钟书先生、杨绛先生,还是钱媛女士,都是各自领域的大家!这本书带着淡淡的忧伤和永远的怀念,......

9楼
高中一年级

我也有这本书